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着力提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质效 |
||||
|
||||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擘画了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新蓝图。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意义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开展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领导干部政绩观,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的步伐,优化生态环境安全格局,实现经济绿色转型。本文以二十大报告第十部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容为出发点,从三个角度概述了提升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质效的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在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同时,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统筹经济责任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以生态风险为导向,描述自然资源资产使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现状与趋势,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破坏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审计,强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严肃查处重大环境污染等违法违规问题,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审助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本质上都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应尽之责。进入新发展阶段,审计机关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要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点关注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要将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提升政治担当与提高资源审计监督能力相融合,胸怀“国之大者”,找准职责定位,从城市布局和发展的经济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出发,统筹谋划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计划,有的放矢组织实施。 首先,要明确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意义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其次,要建立全面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资产”和“负债”两大核心分列统计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海域资源等重要自然资源资产的实物量与价值量,深度结合被审计辖域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统筹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当地产业结构现状、污染治理程度、生态保护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进度安排,确保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质能,为落实碳达峰目标任务、助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审计力量,保证中央、省、市重大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二、强化责任担当,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我们要以更大的责任和担当,切实做好领导干部离任(任中)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审计工作,对领导干部既算“经济账”,又算“生态账”。第一,融合审计资源,统筹开展审计。大力推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统筹衔接进行,拧紧领导干部“责任弦”。一方面加大对水环境质量、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森林保护目标落实等重点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的审计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对土地资源、水资源、林业资源等自然资源监督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力度。密切关注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处置监管机制、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制度执行情况、改革推进情况,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河长制考核制度不健全,林长制日常监管制度不完善,田长制推进缓慢,危险废物治理机制滞后,污染物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不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和隐患,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增强制度约束力和执行力。督促有关地方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第二,汇聚监督合力,增强监督实效。加强与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强化与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协调,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共享平台,建立资源环境审计监督和自然资源执法监督协作配合机制。通过加强沟通联络、深化数据共享、开展协助调查、强化技术支持、实施联动整改等多种举措。第三,坚持科技强审,探索大数据审计方法。强化大数据思维,将大数据分析充分利用到自然资源审计工作中,加大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以及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努力推进“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数字化审计方式,提升审计发现问题的精准度,拓宽审计监督覆盖面和数据挖掘深度,推动提升自然资源环境领域监督水平和效果再上新台阶。 三、追求“实效”,提高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成果运用 自然资源是建设生产生活的必要物质基础,深刻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认真做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后半篇文章”,对症下药,把监督与服务有机结合,助力审计成果转化。一是完善报告机制,服务宏观管理。出具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个性化审计报告,提供审计建议,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弥补薄弱环节。二是推动追责问责,提升审计成效。出具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书,落实整改问责机制。将审计中发现的违法所得予以没收,对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或主管部门进行处理,对发现的问题,追本溯源,达到“审计一点、整治一片”的效果。三是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政府决策。撰写审计信息、审计专报,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与依据,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表示:“中国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展现出立志于为所有人创造更美好世界的思考。”的确,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擘画了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新蓝图。开展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领导干部政绩观,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的步伐,优化生态环境安全格局,实现经济绿色转型。相信,在我们党的带领下,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图景,会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