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审计局:“三举措”助推审计工作增容扩面 |
||||
|
||||
近年来,泗水县审计局聚焦主责主业,创新方式方法、抓细抓实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做到横向“扩面”,纵向“深化”,确保审计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一是科学谋划审计项目,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紧紧围绕上级审计机关安排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点关注重大事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2023年共安排审计项目38个,涵盖财政同级预算执行审计、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从广度上逐步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继续深化“1+N”模式,推动经济责任审计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政府投资审计、预算执行审计不断融合,推动镇街党政正职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同步开展,把有政府投资项目的单位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推动经济责任审计与巡察监督相结合,做大项目盘子,拓宽审计容量,从深度上推进审计全覆盖。 二是科学统筹审计力量,创新实施审计“新模式”。探索实施“项目创优冲锋队”机制,持续加强审计力量统筹配置,按照审计项目特点和审计人员专业特长,明确审计时间、人员安排等关键节点,推进项目融合、业务融合和人力融合,将财政审计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政策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多层次多维度地推动全局审计项目培优发展。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加强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融合,运用大数据分析与现场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一级预算单位数据分析全覆盖,实现财务和业务信息无缝对接,对部门单位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进行全口径数据分析,通过“系统研究、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有效提升审计精准度和效率,拓展审计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扩展审计覆盖面。 三是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实现审计整改“新突破”。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台账》,明确审计整改具体要求,完善审计整改的管理程序,将审计查出问题逐一登入台账,紧盯整改任务,紧扣时限要求,严格按期销号,提高整改工作效率。严格落实《中共泗水县委 泗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审计结论落实及结果运用的实施意见》,对落实审计结论不到位、未按规定整改审计查出问题、未按时报送审计整改情况报告等情况,实行整改约谈、整改问责等制度,规范整改流程,健全整改措施,做好审计“下半篇文章”,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经济体检”作用,做到“审计一点、整改一片、规范一面”的整改效果,推动审计整改工作“扩面增效”。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
|